今天很颓废,我不知道该不该用这个词来形容现在的我,总觉的得今天出现这样的状态很不应该,但是也是有原因的,我把这样的不愉快归结到一本书上去了,其名曰《草样年华》。很多人对它的评价良好,认为很好看,似乎概括了我们的大学生生活,它的语言很风趣,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的似乎颇为真实,亦是我们活脱脱的生活的一个刻板。这也是我昨天第一眼看上它的最初的感觉,于是我抓紧时间的看,看过,笑过,也想过......今天,才发现感觉明显的不对,我整个人随之而变,而那本书我才看了一半,不愿意再看下去......感觉很不好,我真的不适合看这样类型的书。让我烦躁而颓废...
这样的感觉曾经也有过,听别人说《第一次亲密接触》好看,王小波的书也很好看。于是我也就看吧,似乎是别人认为好的东西我不去看好像对不起他们一样,总之一开始感觉很好,看着看着不好的状况出现了,我开始变得颓废而厌世,索性把那两本书送给了同学,眼不见心不烦吧。
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,或许我真的不适合看那些书吧,不合适。我喜欢看那种积极向上的书,鼓舞人心的书。朋友说我大概是因为自己不太自信的原因,对于这样的说法我自己也说不好。卡耐基《人性的弱点》就比较好,看着看着就是很兴奋。还有赵兴华的《花自飘零》,也很不错...
有了这样不好的看书经历,我似乎总结了那么一点点,以后真的要少去碰那种稍带颓废的文字了,不利于我,真的不利于我啊。这也就应证了那天自己所写的《戴错了的眼镜》里面所提到的合适与不合适的原则。别人认为好的东西也许真的不适合自己,自己得找寻适合自己的东西。